营销推广大百科  > 所属分类  >  其他领域   
[0] 评论[0] 编辑

盖蒂中心

盖蒂中心

(图)盖蒂中心盖蒂中心

    位于洛杉矶的盖蒂博物馆和大量的艺术精品,都属于〈盖蒂基金会〉所有,即创办人美国石油巨子保罗‧盖蒂(J.PaulGetty),于1976年去世时所遗留的一大资产。

    盖蒂基金会另还拥有7亿美元的庞大资金。 按照美国的税法,基金会每年必须运用资金的4.25%在艺术相关事务上,才能享有减免税赋的机会。 因此,对于拥有如此丰厚资产的盖蒂基金会而言,如何花钱,真是煞费脑筋。

目录

1 盖蒂中心设计案
2 建筑群简介
3 色彩与建材问题
4 参考资料
盖蒂中心-盖蒂中心设计案   
    1982年,基金会新主席魏哈罗(HaroldM.William)上任,他有意大展雄图,成立艺术研究中心。 1983年,盖蒂遗存的股票被德士谷(Texco)公司搜购,基金会资产瞬间激增至17亿美元,这下子,坚定了基金会执行艺术研究中心构想的决心,当下就在西洛杉矶买下110英亩的山坡地,开始甄选艺术研究中心的设计建筑师。 首先,基金会聘请了加州柏克莱大学环境设计院长彭理查德(RichardBender),加州圣塔克鲁斯大学艺术史系主任班雷(ReynerP.Banham),曾任国家艺术委员会委员的企业家戴顿(KennethDayton),费城美术馆长哈安妮(AnneD.Harnoncourt),前纽约时报建筑评论家霍爱妲(AdaLouiseHuxtable),哈佛大学义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任史密思(CraigSmith),与纽约古柏联盟设计学院校长雷瑟(BillLacy)等学者专家,加上基金会中的两位人士,组成了甄选委员会。 这些一时之选的甄选委员们先挑选了33家建筑师事务所,邀请他们送件以供审阅参考,然后初选出七家,再一一走访参观初选者的作品。 经过面谈等程序,复选出三家,然后更进一步广泛地与候选建筑师们以前的业主交流,以期明了候选人真正的执业能力。

    决选名单的三位建筑师是英国的史德灵(JameSterling),日本的桢文彦(FamihikoMaki)与美国的迈尔。 在亲自体验过三位建筑师的作品之后,委员们对史德灵与桢文彦皆有好感,尤其后者。 可是委员们耽心以加州的营建技术,可能做不到他俩所要求的设计水准,更关键的是,这两位外国建筑师对常驻洛杉矶一事感到困难,不可能出席基金会频繁的会议。 至于迈尔,虽然他于1972年因「五位建筑师」一书崭露头角,但是多年来,他未曾设计过美术馆,更缺乏从事大案的经验。 而委员会更对其一贯的建筑风格产生疑虑。 委员们认为盖蒂中心的建筑绝对不会是白色的,绝不会使用金属建材,而这两点正是迈尔作品的独特风格。  如果迈尔愿意改变,新风格的不确定性远超过甄选委员会所能掌控,是否造成对基金会的困扰? 迈尔在知悉委员们的考虑之后,曾写了一封四页的长信以表明个人的态度,声明他会尊重基金会董事们的决议,并不坚持白色的金属建材,「景观与建筑应该有对话,应该从加州的地域与历史来考虑。」

    根据迈尔在《建造盖蒂中心》一书中的自述,他之所以会获选,在于他对基地的观点与热忱,赢得委员会的青睐。 1984年4月,在迈尔与甄选委员会初次面谈之前,他提早抵达洛杉矶,到基地及盖蒂博物馆观察、参观,并在洛杉矶体会大都市的种种,这些事前的准备功夫,令他充份掌握面谈当天的气氛、并侃侃叙述他本身在欧洲的经验,及欧洲与美国建筑的关系等等,让他比其它两位非美籍建筑师更占上风。 整个甄选过程花了一年的时间,1984年10月26日,美国建筑师迈尔获知喜讯,成为盖蒂中心的设计者,当时他才刚过完50岁生日。基金会任命迈尔的同时,又新聘南加州建筑师盖里(FrankGehry)、墨西哥建筑师李格雷塔(RicardoLegorreta)、艺术赞助家米(J.IrwinMiller)、图案设计师贝少罗(SaulBasw),连同原是甄选委员的霍爱妲与雷熙,组成六人建筑咨询委员会,共同与迈尔研商整个中心详尽的建筑计划。

盖蒂中心-建筑群简介

(图)盖蒂中心盖蒂中心

    1990年10月9日,盖蒂中心设计案正式公开,除了美术馆,基金会各相关部门都有专属共享的建筑物,所以合计有七组主要建筑群。 从地下停车场搭电梯到电车站,大约5分钟左右的车程,就可以目睹位在山丘上的「小城」(盖蒂中心主体)。从地下停车场搭电梯到电车站,大约5分钟左右的车程,就可以目睹位在山丘上的「小城」(盖蒂中心主体)。 在美国,尤其是洛杉矶,停车场是兴建工程第一个施工的建筑物。 停车总是优先被解决的事,这点和中国不同,停车场在中国根本从未被获得应有的对待,所以人人叫苦,停车问题以极高的社会成本在支付代价。 此外,为免过于庞大的建筑量体破坏景观,盖蒂中心地下化达六层之多。 盖蒂中心予人的第一印象是直径75英呎,挑高三层的门厅,在门厅可以看到被馆舍包围的庭园,庭园的观念源自马里布的盖蒂博物馆。 由于新博物馆规模巨大,迈尔有心借着串连不同时代的展览室之际,让参观者不时地接触自然,发挥基地本身的特色,让参观者有机会饱览洛杉矶的天际线。

    流连欣赏馆内的展品之际,室内柔和的光线烘托出艺术品,这也是迈尔精心设计的成就。 照明是美术馆设计的重头戏,迈尔以自然光为光源,为了避免紫外线对画作等艺术品造成伤害,所以来自上方的光线是经过多次反射、漫射才进入室内。 即使建筑物的屋顶全是平的,其间的奥妙变化,从室内高度的不同与天花板的变化皆可窥悉。 「光是生命」迈尔如是强调,他很巧妙的营造出有生命的展览室,回避了通常美术馆以人工照明的光害问题。 每间展览室的壁面上仅见到挂着的艺术品,丝毫没有干扰欣赏的建筑设备,这点又反映出迈尔的细心与用心。 室内空调的出风、回风口,迈尔将之与脚板及挂画板线融合,仔细观看这两处,可见到细长的隙缝,那就是必要的建筑设备,可是若不经指出,想必没有人会察觉。 见微知着,盖蒂中心设计与施工皆有相当的水准,当初的预算是6亿美元,随着设计修正,需求增加,预算节节高升,到完工时,宣布的花费高达10亿美元。 

盖蒂中心-色彩与建材问题    
   

(图)盖蒂中心盖蒂中心

    引发争议最多的色彩与建材问题,在设计阶段,基地附近的住屋协会特别委托律师与基金会协商,要求以淡色的石材为外观,建筑物的高度不能太高,以防游客窥视,破坏住户的私密;每天的车流量不能过多,避免对社区造成污染暨破坏安宁。

    这些条件基金会全都接受,这也就是开车参观者必须预约,馆方好借此来控制参观人数与车辆的原因。 美国草根性的民主从这个事件令人充份体会,财大气粗的基金会绝无仗势蛮干的作为,透过众多公听会、说明会,彼此尊重,达成双赢的局面,使建设全程纵有波折,但绝无因建设而造成的抗争与灾害,这不是一般访客所能知晓的,但这却是盖蒂中心成功的因素之一。

    淡褐色、粗面的石灰茸(Travertine)是迈尔最终选择的外观建材,迈尔表示石材象征永恒,刻意以粗糙的质感表现,是要让建筑物有如从地面自然地「生长」出来,这又是一次呼应环境的作为。

    迈尔本想在1996年10月12日完成盖蒂中心,他想借这个重大的建设庆祝自己60岁生日,结果工程延宕1年。 「博物馆有启迪文明的功效,这项任务也可以透过建筑物传达。」迈尔很自豪地表示。 如今人们到洛杉矶旅游,在欢乐性的环球影城与迪斯尼乐园之外,也可以看到相当具艺术性的盖蒂中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下一篇 奥塞博物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