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推广大百科  > 所属分类  >  学校学系   
[0] 评论[0] 编辑

华侨大学

 

(图)华侨大学华侨大学

学校简介
  华侨大学是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国家于1960年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中国政府重点建设大学和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是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华侨大学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坚持“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和“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学校设立董事会,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领导人廖承志、叶飞亲自担任首任、次任校长,现任校长为博士生导师丘进教授。学校董事会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归侨等各界知名人士、专家、领导组成,庄希泉、胡平、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等先后任董事长。
  华侨大学现有20个学院,9个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6个硕士点,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2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涉及理、工、经、管、法、文、哲、史、农、教育10大门类。
  华侨大学有教职员工2115人,其中专任教师1129人,正副教授457人,具有博士学位255人。博士生导师48人,历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列入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
  华侨大学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学校在泉州、厦门两市设有校区,校园总面积226.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34万册,电子图书80万册。各类研究机构6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
  近半个世纪以来,华侨大学共培养海内外各类人才9.9万人,其中境外学生4万余人。目前各类在校生2.8万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港澳台和外国学生3600余人,是全国华侨学生最多的大学。学校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主导,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一校两生、因材施教”的教学特色,“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和“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其中学生男篮在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已举行的十届赛事中六次获得总冠军。
  华侨大学大力发展服务于海外华侨华人的华文教育,在泰国曼谷、印尼泗水、菲律宾马尼拉及香港、澳门等地设立办事机构。学校积极开展对外教育和学术交流,同境外40多所高校和相关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今日之华侨大学,正以全面发展华文教育、全面建设厦门校区、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三大任务为核心,致力于建设成以华文教育为特色、以工程学科为优势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成为海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以上数据截至2008年12月31日)
  华大校训华侨大学校训及内涵说明
  一、校训
  会通中外,并育德才
  二、说明
  作为校训,“会通中外”主要侧重于表达治学方法,意思是会合中外文化而变通或贯通之。即是说,做学问既不应拘泥于国学而排拒外邦,也不应言必称欧美、西洋而数典忘祖。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之发展日趋全球化,各项高新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影响。学校面向海外及港澳台,学生学成之后将回原居住地工作,故有必要也有可能让他们广泛接触、研究中外学问,并尽量做到融会贯通且有所创新。自然科学作为公理或定律虽无中外之分,但科学技术史上的各种学说,如地心说和盖天说、数宇宙和气宇宙,都各有渊源,对于了解科学发现的规律有甚大帮助,亦应学习而会通之。至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知识,虽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中外相异之处更多,尤需互相比较、互相启迪、互相补充。
  “并育德才”,则侧重于阐明办学方针,意指育德与育才不可偏废,应当并重齐抓,使其互相促进。“并育”指一齐发育,引申为竞相发育。《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正是“万物并育”,才有繁盛活泼的生态。虽有竞争,却更可互相促进。德与才之关系,也大抵如此。品德高尚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风;而知识的积累和学养的提高,也为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丰富的养料。
  如是说,“会通中外”讲的是如何做学问,标示师生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并育德才”讲的则是如何育人和做人,标示师生对价值的追求。而真理追求和价值追求的统一,正是本校训的精华所在。
  校徽说明

(图)华侨大学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校徽为徽章形式,标志中心是繁体的“华大”字、将其变成一颗树的形状,代表华侨大学和其树人的性质。“华大”字下面的三条弧线代表海洋,象征着海内外,说明华侨大学面向海内外华侨华人,充分体现了我校的基本特征。图标中的“1960”代表华侨大学创办于1960年。整个标志体现了树人之宗旨的华侨大学正不断地为各地输送各种优秀人才,像一颗茁壮成长的长青树屹立于大地之间、华侨之间。本标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识别性。
  校歌:《一方沃土》

组织机构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合署办公,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综合办事机构。主要职能是 :协调与督办,文秘与调研,机要与保密,信息管理与综合统计,办公自动化,与外界联系及接待,信访工作;管理、协调学校涉外工作,留学生涉外及外籍专家管理工作,因公出国(境)人员手续办理,国际交流合作,承担董事会及校友总会工作事宜,承担华侨事务和台湾事务工作事宜;指导综合档案室和居委会工作。
  党办校办内设秘书科、行政科,学校外事办公室、综合档案挂靠党办校办。外事办同时挂港澳台侨事务办公室、校友总会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牌子。校长办公室同时指导华侨大学董事会驻香港办事处、华侨大学澳门联络处、华侨大学北京办事处开展日常工作。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
  1、协助校党政领导协调各部门的综合性工作,检查、督促各部门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学校有关会议决议贯彻执行情况,负责了解、反馈和督促检查工作
  2、负责起草学校的发展规划、党政工作计划、学校综合性总结、报告、决议等各类文件,拟定全校性规章制度,发布有关校行政通知、布告等
  3、负责学校的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的日程安排及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其筹备、落实情况
  4、根据学校中心任务和工作要求,调查研究全校党务、教学、科研、后勤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向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决策服务
  5、负责全校日常的党政公文处理工作
  6、负责党委信息工作
  7、掌管、使用校章、党委章和校长的印章,审定党政部门印章的核制,填发对外行政介绍信、证明信
  8、负责校保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9、负责机要文书处理工作。对上级党组织各种文件要做好签收、分发、保管,并及时组织传阅、催办、清退和销毁工作;负责校党委文件和重要资料、信函的保管、立卷、归档工作
  10、负责全校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管理工作及有关学校综合状态数据统计工作
  11、负责学校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加强校际合作;做好上级领导机关、兄弟院校领导同志的接待工作
  12、负责接待与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13、归口管理学校的各项涉外事宜;负责来访外宾的接待工作;统筹安排学校外事活动;负责对全校外国专家的管理,学校因公出国(境)人员护照、签证报批工作,学校董事会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联络校友工作
  14、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其他行政工作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工商管理学院、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旅游学院、法学院、文学院、华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美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体育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华文教育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是华侨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是中国教育部首批公布的有资格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之一,是国务院侨办首批批准的华文教育基地之一,是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之一,是国家在福建省最早设立的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向海外华侨华人及其他外籍人士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进行汉语培训,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华文学院坐落于闻名遐迩的厦门市集美学村。校园占地六万多平方米,依山傍海,风光旖旎,交通便利。20幢具有“嘉庚风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由低到高、整齐雅致地排列于校园内,成为一道极具特色的建筑景观。
  华文学院的前身是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是经国务院批准,并委托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53年主持创办、专招华侨学生、华裔青年以及来华学习汉语文化知识的外籍学生的特色学校。为适应海外华文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1997年国务院侨办决定将集美侨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与华侨大学对外汉语教学部合并,成立华文学院。
  建校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宗旨,弘扬陈嘉庚先生严谨治校的办学精神,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以华文教育为主要方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为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2万多名毕业生,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海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华文学院现设有华文系、预科部、培训部、高职部、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和华文教育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有外汉语教学、华文教育和汉语言三个本科专业。学院不仅设有本、专科学历教育和初、中、高非学历教育,还开办短期汉语学习班、华文师资培训班、海外学生夏(冬)令营、华侨华人学生预科先修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目前,学院有1900多名学生在校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其中境外生800多名,分别来自印尼、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越南、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及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等20个国家和地区。
  华文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教师60人,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教师19人,外教1人。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近五年来完成校级以上课题3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1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论文专集、专著3本。学院还与美国、日本、菲律宾、韩国等国家的海外华文教育机构及数十所学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外文化学术交流与合作非常活跃。
  近年来,华文学院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现已具备较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方便齐全的生活设施:教学电脑230台、语音设备238座、多媒体教室3间、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间、网络教室1间、电子阅览室2间、图书馆藏书7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50多种,新的图书馆大楼也正在建设之中;此外还有室内健身房、塑胶跑道操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种体育设施;学生宿舍有从两人间到八人间多种档次,设施便利。
  2004年3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侨界座谈会上关于华文教育的重要讲话,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侨务工作,特别是华文教育工作的最全面、最完整、最具战略意义的一次讲话。讲话将使侨务工作和华文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学院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主席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华文教育和华侨教育的认识,并从学校的战略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的高度贯彻“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努力开创“十一五”期间华文教育大发展的新局面。
  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长期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把华文学院建设成 “享誉海内外的华文教育基地、海外师资培训基地以及大学预科教育基地”宏伟目标!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历史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的前身是被归侨学生誉为 “侨生摇篮”的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简称“集美侨校”),而集美侨校的历史是与陈嘉庚的光辉名字和集美学村联系在一起的。
  1953 年 6 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考虑到南洋各地华侨教育受种种限制,回国求学的侨生将会日益增多,陈嘉庚先生向中央人民政府建议在集美创办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专收归国侨生,进行补习教育。 中央人民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拨专款委托他负责筹建工作,学校由中侨委(国务院 侨办的前身)及地方政府领导,以中侨委为主。
  1953 年 11 月,在福建省侨委、福建省教育厅、厦门市文教局的领导下,成立“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筹备委员会”,进行建校筹备工作,并接收以前“国立福建航专”移交的校舍和教学设备。是年 12 月,集美华侨补习学校开始接待第一批归国侨生 ` , 12 月下旬开始上课。 1954 年,在校学生 910 名,同年高考录取率高达 75% 。 1955 年和 1960 年高考录取率分别高达 80% 和 98% 。据统计,自 1954 年 1 月正式开学至 1971 年 11 月被迫停办,集美侨校十几年间先后办了 354 个班,总计培养华侨学生 1 , 9432 人。
  1957 年,经中侨委同意,陈嘉庚先生倡办的“侨属子女补习学校”成立,并委托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负责兼办。 1957 年 8 月该校正式招生,首批录取 727 名侨属学生。 1960 年因为学校接受安置大批印尼归侨学生的任务,校舍不敷使用,侨属子女补习学校停办。
  1960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集美华侨补习学校被迫停课。 1971 年底,学校被迫停办。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共中央重申党的侨务政策,国务院决定复办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和广州、集美两所华侨学生补习学校。 1978 年 6 月,福建省教育局、福建省侨办召开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复办工作会议。 1978 年 9 月,厦门市成立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复办筹备领导小组。由于校舍被占用,暂借集美中学部分校舍使用。 1978 年 12 月开始复办招生。 1981 年 12 月,集美侨校搬回原校址。
  1982 年,经国务院批准,增设“集美中国语言文化学校”,专收华侨、华人子女来校学习汉语,设一年制汉语基础班和二年制汉语专修班。 此外,还承办海外学生夏令营、华文教师培训班等。从 1978 年复办至 1991 年,学校大学先修班招收华侨学生 951 人,侨属学生 1383 人,汉语班外籍学生 419 人,各种专修班、培训班 643 人,海外华文教师夏令营 272 人,合计 3862 人。连同“文革”前的校友总共 2 , 3294 人。
  为了适应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办学层次, 1997 年 2 月,国务院侨办决定集美侨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成立华侨大学(集美)华文教育中心,归华侨大学领导。 1999 年,中心升格为华侨大学集美华文学院, 2002 年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从此,学校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办学形式、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在校学生数以及教学、科研、软硬件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飞跃的发展。
  从集美华侨补习学校到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侨校走过了光辉灿烂的五十年 。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五十华诞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枝头果挂,垅上稻黄,是令人开怀的收获季节。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走过了步履坚实的半个世纪,迎来了她的五十周年校庆。
  五十年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已经年愈古稀,正当新中国初创时期,百善待举,百废俱兴,嘉庚先生有着与年轻人一样的亢奋,受中央政府委托,他手持拄杖,逡巡于与厦门岛一水之隔的集美镇,在海边的一块地势缓缓起伏的坡地上,伫立良久,拄杖有力地顿击地面……不久,这块土地上人如潮涌,大兴土木,新中国建国以来为海外华侨华人回祖国求学而设立的特色学校--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诞生了。
  这所学校依山面海,嘉庚先生以他独到的匠心,因地制宜,设计督造了精美的校舍。校园建筑是典型的"嘉庚风格"楼群,中西合璧,瑰丽典雅。站在它那红砖卷拱的大走廊,可以极目云帆点点的大海,而楼顶,是最具闽南特色的橙黄瓦顶,蓝天丽日,光芒眩目,这一抹厚重的暖色,五十年来,煨热了多少海外学子的心。
  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自建校以来,接纳了一批又一批海外学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校侨生曾达四千多人。文革浩劫,学校也经历了坎坷,一度停办。文革后党中央重申侨务政策,指示迅速复办集美侨校。自1978年复办后,莘莘学子,八方汇聚,烛光薪火,重又复燃。华文教育事业,日趋蓬勃发展。1997年2月,为适应海外华文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国务院侨办决定将集美华侨补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与华大对外汉语教学部合并,成立华侨大学(集美)华文教育中心。后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并保留"集美华侨补校"的校牌。
  华文学院坚持"为侨服务"的宗旨,弘扬嘉庚先生严谨治校的办学精神,针对海外生源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办学。它由初期单纯的为华侨学生补习中文,到现在已发展成设有对外汉语、汉语言本科教育,还有大学预科、先修教育,以及华文初、中、高级非学历教育,近年还承办了国内生的高职教育,此外,还有形式活泼的短期汉语学习班、华文师资培训班,并且有华裔学生夏令营、冬令营。在教育园地的万紫千红中,华文教育这一朵奇葩,以别样的风姿,绽放异彩。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华文学院建校五十年来,为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
  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历经五十年,可以由稚嫩走向成熟;一项神圣伟大的事业,历经五十年,已经由初创走向中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众多校友的呵护下,华文学院迎来了事业腾飞的黄金时期,学科建设蒸蒸日上,校园修葺一新,南国风光旖旎迷人。当此华诞嘉庆,母校诚招各方校友,举杯同庆;同行齐集研讨华教,砥砺推进。盛会之后,必将再创华文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我们用鲜花祝贺华文学院成果斐然的过去,
  我们用欢歌祝福她的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厦门校区
  校区简介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位于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奖的海上花园城市、中国经济特区----福建省厦门市集美文教区,集美区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由他倾资建设的集美学村就座在此。这里具有浓郁的人文教育传统气息和氛围,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环境优雅,交通便捷,是进出厦门岛的重要门户,校园区位条件良好,北靠天马山,南临杏林湾,依山面水,环境怡人。与规划建设中厦门园艺博览园和杏林湾中心区紧密相邻。
  建设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为进一步发挥华侨大学在国家侨务工作中的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华侨大学大力发展华文教育,扩大对外招生,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做好“为侨服务”工作的战略部署。厦门校区总用地面积132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其中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8.3亿。至2010年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达到1.5万人。2004年11月7日,厦门校区正式开始动工建设,2006年10月,厦门校区正式启用。

华大校友网
  华侨大学学生来自海内外,建校44周年来,华侨大学培养了近6万人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其中境外校友3.2万余人。建立校友会有利于学校与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广泛联系,有利于校友在海内外的互助互济、这也是几万海外校友长期的愿望。
  1985年11月1日,华侨大学举行建校25周年庆祝活动,邀请各地校友参加并于11月2日召开“华侨大学校友总会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各地校友代表400余人。会议讨论通过《华侨大学校友总会章程》;成立华侨大学校友总会理事会。校友总会宗旨规定:“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公共道德风尚,发扬校友爱国、爱校的精神,加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团结海内外校友共同为振兴中华、建设四化、为增进国际间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作贡献。大会选举了谢白秋为理事长由47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第三届校友总会会长:庄善裕同志,理事长为李冀闽同志。
  在华大校友会推动下,各地校友会也先后成立,截至目前为止,华侨大学校友已在各地成立18个校友分会。其中,境外有泰国、香港和澳门。此外,日本、菲律宾、印尼、新西兰、美国、新加坡等地区校友,有的与母校总会联系,有的正在酝酿如何组织校友开展活动。
  华侨大学的发展成就,与广大校友的积极作用密不可分。特别是1985年11月2日“华侨大学校友总会”成立以来,学校与校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广大校友星散五洲、但情系母校、热爱中华,充分发扬“爱国、爱乡、爱校”的精神,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对我友好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和港澳回归、加强校友联系、协助对外招生、捐资建设母校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侨大学校友总会成立20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对于团结校友,实现校友会宗旨,调动校友积极性,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良好的服务和贡献,发动校友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关心校友,为校友排忧解难的方面,都起到很好作用。
  1、加强了境内外校友联系,校友会成立校友与母校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2、帮助校友,为他们排忧解难。
  3、向海内外宣传介绍校友事迹。
  4、积极配合学校和董事会,作好境外招生工作的宣传和接待工作。
  5、协助校董事会,发动校友捐助、支持学校建设。
  华侨大学历届校长
  姓名 开始担任日期 最后担任日期 备注
1 廖承志 1960/10 1983/6/10(病逝) 生于日本东京大久保
2 韦悫 1964/4 1970/1 副校长,代校长
2 叶飞 1983/10 1988/8 生于菲律宾,开国上将
3 陈觉万 1988/8 1993/8 生于印度尼西亚国
4 庄善裕 1993/8 1999/12  
5 吴承业 1999/12 2008/12/10 从台湾随母回到北京
6 丘进 2008/12/10   现任校长,原西安交大副校长

  华侨大学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名单(现在这一届)
  (截止至2008年1月4日)
  一、董事长 
  宋德福【已故】
  二、副董事长
  王今翔 王凤超 孔 泉 庄启程 刘泽彭 许东亮 许连捷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深圳风火广告有限公司    下一篇 广州美术学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