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推广大百科  > 所属分类  >  专业知识    概念术语    词典字典   
[0] 评论[1] 编辑

Web 2.0

目录

概念编辑本段

Web 2.0的应用可以让人了解目前万维网正在进行的一种改变——从一系列网站到一个成熟的为最终用户提供网络应用的服务平台。这种概念的支持者期望Web 2.0服务将在很多用途上最终取代桌面计算机应用。Web 2.0并不是一个技术标准,不过它包含了技术架构及应用软件。它的特点是鼓励作为信息最终利用者通过分享,使得可供分享的资源变得更丰盛;相反的,过去的各种网上分享方式则显得支离破碎。

Web 2.0是网络运用的新时代,网络成为了新的平台,内容因为每位用户的参与(Participation)而产生,参与所产生的个人化(Personalization)内容,借由人与人(P2P)的分享(Share),形成了现在Web 2.0的世界。第一个提出这个名词的人Tim O'Reilly提到:

Web 2.0 对计算机工业来说是一种商业革命,起因于开始把Internet当成交易平台,并企图去理解在新的平台上通往成功的规则。 [1]

一些技术专家们,特别是蒂姆·伯纳斯-李,质疑是否有人可以有意义地应用这个名词,因为许多Web 2.0的技术元件从早年的Web开始就存在着。[2][3]

IBM的社群网络分析师,Dario de Judicibus,提出不一样的定义,特别是在社群交互和架构现实上。

Web 2.0 是一个架构在知识上的环境,人与人之间交互而产生出的内容,经由在服务导向的架构中的程序,在这个环境被发布,管理和使用。 [4]

将纷繁芜杂的Web2.0现象放置于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视野,Web 2.0可以说是信息通讯技术引发信息革命、知识社会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5]

 

概览编辑本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技术创新的形态,创新2.0成为描述信息社会下创新大众化、草根化、民主化趋向的代名词。而Web 2.0则是这个创新2.0浪潮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Web(在这里,指代“Web 2.0”)最早的概念包括常更新的静态HTML页面。而.com时代的成功则是依靠一个更加动态的Web(指代“Web 1.5”),其中CMS(内容管理系统)可以从不断变化的内容数据库中即时生成动态HTML页面。从这两种意义上来说,所谓的眼球效应则被认为是固有的Web感受,也因此页面点击率和外观成为了重要因素。

Web 2.0的支持者认为Web的使用正日渐以交互性和未来的社会性网络为导向,所提供的服务内容,通过或不通过创建一个可视的、交互的网页来充分挖掘网络效应。某种观点认为,和传统网站相比,Web 2.0的网站更多表现为Point of presence或者是用户产生内容的门户网站。

另一方面,其实早在1999年,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就曾指出当时的信息技术发展走错了方向,因为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里的"Information",而不是"Technology"。若然单单着重技术层面而忽略了信息的话,就只是一具空的躯壳,不能使社会增值。而Web 2.0很明显是通过参与者的交互:不论是提供内容、为内容索引或评分,都能够使他们所使用的平台增值。通过参与者的交互,好的产品或信息本着它的口碑,从一小撮用户扩展到一大班人,一但超过了临界质量,就会“像病毒一样广泛流传”(葛拉威尔,2002)。

正如同创新2.0所倡导的以人为本、草根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理念,Web 2.0的内核概念是互动、分享与关系,所有的网络行为,都可用“互动、分享、关系”的概念来作诠释。

该词的来源编辑本段

"Web 2.0"不是一个技术的标准,因为Web 2.0只是一个用来阐述技术转变的术语。这个术语是由O'Reilly的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的 Craig Cline 在共同合作的脑力激荡(brain storming)会议上提出来的。Dougherty提出了Web目前正处于复兴时期,有着不断改变的规则和不断演化的商业模式。而Dougherty则是举例说明——“DoubleClick是Web 1.0,Google AdSense 则是Web 2.0。 Ofoto是Web 1.0;Flickr 则是Web 2.0”,而不是给出确切的定义,和补充一个商业前景,同时O'Reilly Media、Battelle和MediaLive 在2004年10月启动了第一个Web 2.0大会。第二次的年会已在2005年10月举办。 在他们的会议开场白上,O'Reilly和Battelle总结了他们认为的表现了Web 2.0应用特色的一些关键原则:

将Web作为平台
驾驭群体智能
数据将变成未来的“Intel Inside”
软件不断发行与升级的循环将会终结(“永久的测试版”)
轻量型程序设计模型
通过内容和服务的联合使轻量的业务模型可行
软件运行将跨越单一设备
丰富的用户体验
分享和参与的架构 所驱动的网络效应
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把各个系统和网站组合形成大汇集的改革
拉动长尾的能力
快速的反应与功能新增
较早的出现是作为语义网的同义词。这两个概念有点相似而且是互补的。结合了基于标签的Folksonomy(分众分类法)的社会性网络系统如FOAF和XFN,以及通过Blog和Wiki进行发表,已经创造了语义环境的天然基础。

Web服务编辑本段

双向的消息协议是Web 2.0架构的关键元素之一。两个主要的类型是REST和SOAP方法。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示了一种Web服务 客户端传送所有的事务的状态。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al)和类似的轻量方法都依赖服务器来保存状态信息。两种情况下,服务是通过一个应用程序接口(API)调用的。这个API常常是根据网站的特殊需求定义的,但是标准的Web服务API(例如, 于Blog发表文章)的API依然被广泛使用。一般来说Web服务的通用语言是XML,但并不一定,还存在大量不同的其他语言,如JSON,YAML等。

最近,出现了一个被称之为Ajax的混合形式,用来增强基于浏览器的Web应用的用户体验。这可以用于一些特别的形式(如Google Maps、UrMap)或是一些开放的形式,可以直接利用Web服务API、数据联合,甚至是绘画。

宽泛的说,联合是一种Web服务的形式,但是Web服务形式的使用却不是很常见的。

参见 WSDL(Web服务描述语言)和Web服务规范表。

服务器软件编辑本段

Web 2.0 的功能是在已有的Web服务器架构上建立的,但是更加强调后台软件。数据联合不仅仅是名称上和内容管理发布方法不同,而且Web服务要求更加强壮的数据库和工作流的支持,并且变得与传统的企业内部网的应用服务器功能更加相似。供应商不管是用一个通用服务器方法,可以把所有需要的功能都集中到一个服务器平台上,或者是一个Web服务器插件的方法,可以使用增强了API接口的标准发布工具和其他工具。不管选择的是哪种途径,Web 2.0的进化不会为这些选择做出重大改变。

社会影响编辑本段

Web 2.0中出现的数据联合和消息传送能力,提出了潜在的一种可能性——在完全不同的在线社区之间创建一个更加紧密的社会构造。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术语来集合性地代表这些共同的社团,包括blogshpere:网志的世界,syndisphere:内容联合发布,以及 wikisphere,然而其他的观察者认为这些措辞和内在的含义太空泛了。

商业影响编辑本段

可能的由Web 2.0带来的指数级增长的业务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消费和以计算机为本的消费的区别。

对于价值的鉴定和消费的过程中无需不同人为参与,由于Web 2.0的出现,也是完全可能的事情了。各个组织会不断使用诸如RSS/Atom/RDF之类的联合格式来联合他们的价值提案。除了价值的联合外,Web服务终点发布将简化联合的价值的消费过程。

事实上,至今无人能给Web2.0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每个人眼中的Web2.0都有不同的表述。 技术研究者眼中的Web2.0是SNS、BLOG等社会性软件的兴起; 博客们则认为Web2.0是人与人之间更为便捷的互动; 在风险投资商眼中,Web2.0又代表了新的商业机会和行业游戏规则。

而从营销者的角度来看,Web2.0则至少意味着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种创新的媒介形式、一个集中的社群环境,以及一种全新营销理念。Web2.0营销的典型形式之一。

早期的网络营销不外乎是透过电子邮件发送、弹出式窗口、横幅式广告等几种手法。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入口网站将其网页上的广告空间待价而沽,等到广告商上门之后,入口网站再依点选率或是摆放时间的长短来收取费用。 这样的缺点是,广告商永远无法知道你所摆放的广告是不是真的接触到你的目标客户,还是只是在茫茫的网海中找寻一两个真正有需求的消费者。 就像是Tim O'Reilly所说的一样,如果Web 1.0的代表者是Netscape,那Web 2.0的代表就是Google。 Google一改以往广告商寻找消费者的思考模式,而改以消费者自行查询广告的思维模式来经营。 Google将首页保持干净,但在关键词搜寻的时候提供你想要查找信息的相关广告,不但确保每一个点选进网站的浏览者都是对该信息有兴趣的潜在消费者,也一并解决了消费者对广告窗口扰人的困

目前逐渐盛行的BLOG营销被认为是扰。 而前一阵子Google推出的Google Page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利用免费提供博客服务的形式,从中搜集更多消费者的习性,其中的用意就是要为消费者量身订做一个个人化的Google。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

^ Tim O'Reilly(2006-12-10).Web 2.0 Compact Definition: Trying Again.于2007年1月20日查阅.
^ developerWorks Interviews: Tim Berners-Lee(7-28-2006).于2007年2月7日查阅.
^ Nate Anderson(2006年9月1日).Tim Berners-Lee on Web 2.0: "nobody even knows what it means".arstechnica.com.于2006年9月5日查阅.
^ Dario de Judicibus(2008-01-02).World 2.0.于2008年1月4日查阅.
^ mGov Lab China(2008年11月23日)."Innovation 2.0 in a Knowledge-based Society" Seminar at Peking University.mgov.cn.于2009年5月1日查阅.

 

百科来源编辑本段

感谢广告圈最大的人力资源网——火烈鸟人力资源网http://www.huolieniao.com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ERP    下一篇 第五媒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